需要的東西不多,想要的東西太多。

~法鼓山 聖嚴法師

在家禪修,也要身處道場極簡感

「1,2,3,4,5,6,7,8,9,10,11,12,13,14」,腦袋警鈴響起,又沉浸在妄念裡,數息再次超過第10下。

近二年參加法鼓山精進禪二,我喜歡寺院照表操課的規律作息、道場樸實簡約的舒適空間,深切體會到坐禪對安定身心的益處,

於是陸續參加二次禪二,也回去護持一次。

今年原定計畫要參加禪七,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升溫而作罷,改參加線上禪一。

當日上午8點布置好打坐的位置,果然放上蒲團、方墊與電腦(採取ZOOM線上禪修),有一種禪修的儀式感;

專注看電腦,聆聽法師開示,進行八式動禪等,感覺就像真的在道場禪修一般的平靜心與莊嚴感。

放上蒲團與方墊,營造出一種儀式感

開始打坐時,眼神離開電腦,驚覺「這不是道場,這是哪裡啊?」瞬間驚醒,妄念一直產生,第一支香坐的很不安穩。

為何有這不是道場的錯愕呢?

以往在道場,一眼望去乾淨簡樸莊嚴的環境,在家中,前方電腦可以看到師父開示,法師指引,

然後往左看是一堆書雜亂堆著,往右看是因疫情的囤積的食物與酒精,有點亂,這在道場是不會出現的。

從電腦螢幕聽師父開示,有一種我在道場的情境;準備打坐調整坐姿,出現眼簾的左右二側是一堆雜物,道場感瞬間消失。

家要道場極簡感,從自律開始

2018年2月為了給二個兒子獨立的房間,進行過一次斷捨離的大整理,當時收拾的乾淨舒適,有點道場氛圍;經過三年,竟然再度恢復成擁擠、雜亂的空間。

我的Before & After,和別人相反。

Before:2018
After:2021,喜歡閱讀,準備講課教材,將書隨處擱置,是那種主人自己的亂中有序
Before:2018
After:2021,因疫情囤積食物與26瓶酒精

因為這次居家禪修經驗,才驚覺自己沒有定時整理環境與購買過多物品的惡習,我從禪修的體驗,決心再次斷捨離,不僅是物品的捐出或丟棄,而是從心態與行為開始調整。

1.物品適量夠用就好

法鼓山聖嚴法師說:「現代人往往是需要的東西不多,想要的東西太多。」

擔心疫情無法外出,也盡量在家中煮食,各式罐頭、各種中西式麵條、冷凍食品等,更別說口罩與酒精這樣的必需品,有機會就買,塞滿冰箱與櫃子,然後稍稍感到安心。囤積的結果,很多食物都快過期了,只好分享給同事們。

2. 定期打掃並物歸原處

「理想的簡單生活」書籍作者,多明妮克‧洛羅說:「積聚是一種負擔,繁雜凌亂也是負擔。」

在禪修的作息中,每天有三次出坡(打掃),三餐後要立刻打掃內部,把每個場所都打掃乾淨,所有物品會收拾歸類,彷彿沒有人使用過的痕跡。

我要學習定期整理環境,看完書就收回書櫃內,隨時保持環境的清爽,營造空間的空白風格。多明妮克‧洛羅說:空白的空間讓身處其中的人,覺得掌握自己的存在….,沒有空白,就失去美感。」

學習禪修,就是要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段屬於自己的空白時間,體會身心的安定;這樣的安定感,也可以從禪修的作息表開始,定期打掃家裡,讓家呈現出道場簡約舒適的空間。

斷捨離,極簡生活
法鼓山北投雲來別苑(網路影片截圖後整理),到此參加過二次精進禪二

分享文章:

GINA.劉祖菁

GINA.劉祖菁

結合廣告行銷專業、演講冠軍策略、戲劇演出與說故事教學等多年專業淬鍊能力,設計出「打動人心的說故事」與「成功的高效會議說話術」雙核心溝通能力,為職場人士打造出理論與實務並重的系列課程。

留言回應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你可能也喜歡

Please select listing to show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