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邊的人有沒有因為你愈來愈快樂

原來,我才是兒子人生中的拖油瓶。

我的學佛之路從「不快樂」開始。
從為家裡扛債務、離婚、撫養二個兒子到職場競爭,種種壓力形成不快樂的自己。扛過多責任與累積的怨氣,加上青春期兒子的叛逆,有時會對兒子爆發情緒而口不擇言,導致母子關係緊張,彼此都不快樂。

2018年,看到法鼓山安和分院「快樂學佛人」課程,我被「快樂」二個字吸引,立刻報名,好想追求快樂之道。
8月4日第一堂課,果旭法師說:「周邊的人有沒有因為你愈來愈快樂?」
這句話令我當頭棒喝,我責怪外在環境與人帶來的苦痛,怪兒子不懂體諒我,卻從未思考我讓身邊的人快樂嗎?我讓兒子快樂嗎?
聖嚴師父的「四它」,面對它,接受它,處理它,放下它的心靈處方籤,讓我知道自己對於以往扛過多責任所累積的怨氣,從沒有真正放下過。第一堂課結束後,我竟哼起歌來,表示我的心放鬆了。

放下超載責任,自己快樂,也讓身邊的人快樂

在第二堂課結束後,我放下面子,向二個兒子說對不起,然後一步步修正自己的身口意,如同法師說的認識內在的自己,清楚自己,也清楚他人,懂得給什麼,讓他們歡喜。
我從懺悔開始,從對兒子說對不起開始,漸漸感受到快樂,當然在第三堂課就皈依佛法,接著福田班到佛學班,這一年期間,與兒子緊張的關係也開始改善。

2019年4月也將這段經歷寫成演講稿「超載」,其中提到用聖嚴師父的「四它」解決心的困境,得到全台國語演講冠軍,10月代表台灣參賽,得到亞洲區亞軍。
慈悲是讓別人快樂,智慧是讓自己快樂,從不快樂到學習放下的快樂,這就是我與佛法相遇的故事。

2019年中華民國國際演講協會 國語組冠軍

分享文章:

GINA.劉祖菁

GINA.劉祖菁

結合廣告行銷專業、演講冠軍策略、戲劇演出與說故事教學等多年專業淬鍊能力,設計出「打動人心的說故事」與「成功的高效會議說話術」雙核心溝通能力,為職場人士打造出理論與實務並重的系列課程。

留言回應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你可能也喜歡

Please select listing to show.